据《法治日报》报道,景区近日,餐饮有游客发视频吐槽:“只有他们(景区商家)卖的笔账东西才可以带进去吃,我们自己拿的到底食物就不能带。”视频中,该算景区工作人员制止了游客带食物上山的景区行为,称清扫任务重,餐饮“每天山上都是笔账鸡爪、瓜子皮”。到底
围绕着这件事,该算网络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景区声音:有人认为这“就是为了强制让游客购买景区的商品”;有人则提出“很多游客吃完食物,随手一扔,餐饮景区工作人员的笔账工作量很大”。两种声音各有其道理,到底同时又都并非无懈可击。该算一方面,现实中随手乱扔垃圾的不文明出游行为确实存在;另一方面,需要矫正的是不文明行为,而不是将所有游客都当成“假想敌”。
为什么很多人都热衷于自带餐食进景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景区内的餐食普遍价格较贵,有时还挺难吃。如果景区餐饮价格不那么“高高在上”,自带餐食游客的数量想必会大大减少。毕竟,大包小包地携带食物也是一种出游负担。
景区限制游客自带餐食,固然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同时也很容易授人以柄——同样的餐食,为什么景区商家可以卖,普通游客不能带?如果景区只限制自带餐食,而缺乏有效的卫生管理,更是难免让人怀疑:环保压力是否只是赚钱的托词?
景区餐饮价格为何不亲民?由于景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餐饮行业经营成本往往相对较高,这也难免会体现在价格上。对此,多数人都是可以理解并且接受的。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有些景区商家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与高高在上的价格极不相称,以至于让人感觉被“割韭菜”。究其原因,不少景区餐饮都被高价外包给了第三方。相对封闭的景区内,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权利大大受限。在这样的“卖方市场”,餐饮承包商很容易不择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价格高、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同样的原因,也很容易使景区管理陷入混乱:既然收了承包商的钱,自然要为其经营提供便利。对于一些景区来说,环保压力固然存在,应对之策却是“看人下菜碟”:对游客自带餐食“一刀切”,对景区商户“网开一面”。这显然有失公平,无助于真正缓解景区的环保压力。
近年来,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推出的“一元午餐”备受好评,对于提高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由于餐饮是景区提供的,景区出于自身声誉的考虑,更有动力让利于民。相比之下,将景区餐饮外包给第三方,固然可以获得眼前的收益,但如果失去了有效的管理,对于景区发展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商家急功近利,景区势必会受到牵连。
景区餐饮不仅关乎游客个人的“小账单”,也关乎景区发展的“大账本”。对于景区来说,内部餐饮由谁经营、如何经营,值得科学论证、谨慎抉择。如果内部经营,不妨以物美价廉的餐饮服务换取游客对景区管理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对外承包,那就应该多一些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赵志疆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丨酒钢集团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黄劼)培训机构“金宝贝”品牌部分门店撤店,拒绝退还消费者剩余课程费用。7月20日,该品牌的经营主体深圳市烁远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烁远教育公司)被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开 ...
汕尾“一桌菜”为什么这么好?_南方+_南方plus文案:杨智明设计:王舒啸来源:南方农村报 ...
9月9日,第七届“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机关大礼堂隆重举行,10位报告团成员深情讲述了在铁路岗位上攻坚克难、精益求精、为民服务、执着坚守的“最美故事”。来自国铁集团机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在商场停车可直接扫码支付停车费,不需要关注公众号、不需要提供个人信息……8月1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上海市商场停车场扫码缴费服务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2022年3月,消费者张先生家人丢失小区电梯卡,向小区物业公司申请补办一张,中冶置业集团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收取50元电梯卡补办费。张先生认为补办一张普通IC卡式电 ...